如果您在使用中遇到任何的问题,或者希望给我们提出建议,请在此提交给我们。我们会认真倾听并及时回复您的每一条建议。
如果您在使用中遇到任何的问题,或者希望给我们提出建议,请在此提交给我们。我们会认真倾听并及时回复您的每一条建议。
协会活动简讯
 
当前位置: 首页> 协会活动简讯> 正文
 
正文
 
身边的闪光点 药师的好榜样 ——记执业药师先进典型人物魏骏、陈黎静、陆萍和朱阳
发布时间:2019-07-17     浏览:0

 身边的闪光点   药师的好榜样

——记执业药师先进典型人物魏骏、陈黎静、陆萍和朱阳

□《上海执业药师》编辑部

上海市执业药师协会自成立以来,重视挖掘执业药师中的先进典型人物,在全国率先开展评选“十佳执业药师”的活动,至今已经评选出四届上海市十佳执业药师。同时,协会还注重在网站和会刊上积极弘扬先进人物的事迹,使广大执业药师做到学习有榜样、赶超有目标。多年来,上海执业药师队伍不断壮大,队伍素质不断提升,涌现出了全国和上海市的劳动模范、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等先进人物。本期刊登的魏骏、陈黎静、陆萍和朱阳,均获得全国劳动模范或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荣誉称号。其中,魏骏、陈黎静和陆萍由上海市药品监督管理局推荐参加国家药监局指导、中国健康传媒集团和国家药监局执业药师资格认证中心共同主办的2018“寻找身边最美药师”活动,《中国医药报》分别报道了他(她)们的先进事迹,并在“寻找身边最美药师”专栏中开篇报道了魏骏。 

魏骏:人在小药店 心怀大志向

全国劳动模范、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上海华氏大药房大连路药房副经理魏骏,在医药行业摸爬滚打了17年,与《中国医药报》结下缘分。

他是读者,对药品监管政策的理解、行业发展动态的把握及医药人故事的感悟,许多信息来自报纸。

他是作者,曾把自己的药学服务心得写成文章,见报发表,与同行交流。

他是被采访者,因技能超群、业绩优异,多年来数次接受本报记者采访。

今年36岁的魏骏,用“三句话不离老本行”来形容是再恰当不过了。

《中国医药报》记者本来只是随口问问店里情况,没想到一张口,颇有魏骏服务特色的药学知识传播就开始了。

接受采访的头天晚上,魏骏在为公司的膏方节忙碌着。说起膏方节的盛况,他的药学知识科普又开始了——“秋冬季容易上火,咽喉肿痛怎么办?南方人喜欢到药店熬制膏方备用,北方人可以服用中成药穿心莲片等,都能改善症状”……

“我们作为老百姓安全用药的把关人,要随时把科学的药学知识、健康理念传递给他们。”魏骏用这句话结束了他的西红花知识“讲授”。

接受采访的几个小时里,各种药品的名称、用药禁忌、适用人群、历史典故等,很自然地从魏骏嘴里“溜出来”。如同邻里间拉家常不时就会聊到自家孩子一样,这些药品就像魏骏的孩子,而他对药学的热爱乃至“狂爱”从中可见一斑。

听魏骏讲述这些药学知识,没有任何"卖弄"的感觉,而让人觉得很舒服、愿意听他"絮絮叨叨"。其实,这“絮絮叨叨”的背后凝聚着他多年来总结的服务经验:一是“问病卖药,卖药问病”,只要销售药品,必须询问疾病症状,以保证顾客的用药安全;二是“一问、二解、三关照,主动、热情、面微笑”的“14字服务法”。唯有两者都做到,才能让顾客感受到华氏大药房专业又温馨的服务。

2001年,魏骏从上海医药学校毕业后就来到华氏大药房,柜台一站就是17年,即使当选为全国劳动模范,他依然没有离开一线。

入职华氏大药房的第一年,他就报考了复旦大学夜大,提升药学专业水平。每周上课两个晚上、一个全天,繁重的学习压力使这位年轻人下班后不是在学习,就是在去学习的路上。

魏骏获得的荣誉很多:“上海市技术能手”、“上海市青年岗位能手”、“上海市劳动模范”、“全国技术能手”、“全国五一劳动奖章” “全国劳动模范”。 

陈黎静:从三尺柜台走出来的全国劳模

30多年前,陈黎静还是一个童真可爱的孩子,整天在外婆家玩耍。外婆家对面就是童涵春堂。每逢节假日、时令节气,店里就会做一些活动,浓郁的药香、门庭若市的景象,在陈黎静幼小的心灵刻下了深深的记忆。

似乎命中注定一般,陈黎静与童涵春堂有着不解之缘。中学毕业报考学校时,陈黎静选择了上海市医药学校。1995年,童涵春堂到学校招聘,已经入党的95届优秀毕业生陈黎静,与这家百年老店“一见钟情”。

工作后,陈黎静努力钻研业务,刻苦读书学习。甚至怀孕期间也强忍着孕期反应,坚持学习。经过努力,她不仅获得了大专学历,还考取了执业中药师资格证。

工作之余,陈黎静还进修了英语、日语,学习了粤语和手语,是一位名副其实的“多语种”服务能手。

2010年,童涵春堂国药店自建中药博物馆,这里又成为世界各地游客了解中医药文化的一个窗口,陈黎静的专业与外语特长都有了用武之地。

童涵春堂国药店的中药博物馆开张后,陈黎静组建了青年志愿者团队,“提供药学服务是一门专业技术,我们不仅要提升自身的专业本领,打造医药零售业服务品牌,还要打造上海青年服务志愿者团队服务品牌。”她带领青年志愿者团队,开设“药材鉴别”免费服务点,通过真伪对比、真品展示、免费鉴别、专题讲座和中医专家义诊等形式,帮助顾客了解中医药文化,学会选购货真价实的商品,发挥“名店、名品、名医、名药”的联动效应。

近年来,在陈黎静的带领下,童涵春堂国药店提出了“六小”口号——备齐小药品,做好小生意,当好小参谋,开好小窗口(夜间),接好小客料,寄好小邮包。

在百年绵延不绝的药香中,在古色古香的小楼里,陈黎静的服务技能更加炉火纯青。老旧的木板、黝黑的扶梯,都留下她青春的汗水、成长的足迹。

5年营业员、8年经理助理、2年副经理,6年经理……

上海市劳动模范、全国服务明星、上海市微笑服务大使……

2011年,还在担任经理助理的陈黎静获得了“全国五一劳动奖章”,她主动捐出全部奖金,成立了“童涵春堂药学服务专项基金”,与多名青年员工开展“拜师带徒”活动。2015年,她又被评选为“全国劳动模范”。 

陆萍:“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的“药人药事”

陆萍既是上海养和堂药业连锁经营有限公司乳山店的质量负责人,也是这里的首席执业药师。在门店一角“陆萍药学服务工作室”的柜子上满满的牌匾——“工人先锋号”“巾帼文明岗”“浦东新区劳模创新工作室”……

1990年,陆萍从金山卫校药剂专业毕业后,被分配到了上海农药厂。1995年,取得药师资格。2001年,陆萍辞职后来到这家药店,一干就是18年。

2000年,陆萍参加了执业药师培训,当时她的女儿只有2岁,正是需要母亲照顾的时候,而且参加培训的路程也比较远,遇到很多困难和压力。“那些日子看着很累,但内心并不觉得累,而是充实,每天都能从书本上学习到知识。”回忆过去备考的那段时光,陆萍的言语中透露出当时的决心。“我告诉自己要努力!一定要通过执业药师考试!”功夫不负有心人,陆萍一次就通过了考试。

在平时的工作中,陆萍很注重专业精神,每次都尽可能地给顾客讲清楚药品的适应证、禁忌证及不良反应等。不仅如此,她还乐于将自己所学的健康知识传播给顾客。

一次,一位老奶奶到店里咨询陆萍。陆萍首先问清楚情况,得知老奶奶患有慢性胃炎,她根据发病症状和特点给出了合理化的建议,还告诉老人饮食要规律,注意胃部保养,睡前最好喝一杯牛奶。老人对陆萍的讲解非常满意。

陆萍不仅有扎实的业务水平,在服务方面也一直热情周到、深得顾客喜爱。

陆萍所在的这家店是浦东新区第二家医保定点药店,提供24小时服务,工作自然比较多。由于家住得比较远,陆萍每天早上6点钟就出门,晚上9点钟才能到家,晚饭也都在店里解决。

陆萍还负责药店的售后服务。有时遇到比较难以沟通的顾客,她也不急,和颜悦色,耐心地和顾客沟通。“给每一位顾客提供优质的服务是我工作的奋斗目标。”正是这样一句朴实而真诚的话语,陪伴陆萍走过了多年药学服务之路。

陆萍总说:“我做的没什么,我很平凡。”陆萍工作中的一件件小事,确实是平凡的、不起眼的,但正是这些小事,构成了她身上的闪光点。

2014年,陆萍荣获全国五一劳动奖章,同年荣获“上海市第三届十佳执业药师”称号。2015年,荣获“上海市劳动模范”称号。2016年,陆萍所在工作室被授予“浦东新区劳模创新工作室”称号。

这些荣誉是对陆萍工作的充分肯定,也督促她用更高的标准来提升自己。 

朱阳:团队创造“达菲速度”  新药研发功劳大

2010年,朱阳获全国劳动模范荣誉称号。今年,他又获得2019年全国五一劳动奖章。

朱阳,在药物制造和研发岗位工作三十余年,从一个默默无闻的普通工人成长为上海医药集团药物研发领域的高级研究员和技术骨干。早在2005年,朱阳就取得了执业药师资格证书。

说到朱阳,业内人士都感叹朱阳团队创造“达菲速度”:在研发抗击“禽流”“甲流”等病毒性感冒的特效药物——磷酸奥司他韦(即“达菲”)的决战中,朱阳带领着他的专业团队,仅用11天就完成了工艺各步骤反应的合成研究,仅用8个月就完成了“达菲”的研制与产业化。

这一切,朱阳是怎么做到的?

2005年春,一种“禽流感”变异病毒,威胁着人类健康。联合国卫生组织确认瑞士罗氏公司的原研药物“达菲”为治疗病毒性感冒的特效药,上药集团被授权在中国生产销售“达菲”。身为高级科研人员的朱阳成了开发“达菲”原料药的领军人物。

此时,“达菲”的合成路线有两条:一条为叠氮法,罗氏已实现了产业化,由于工艺上要用到高毒性、易爆炸化工原料,生产具有相当的危险性;另一条则为非叠氮法,毒性低,不易爆炸,但罗氏仅有文献报道,从未实现产业化。综合多方条件,朱阳和他的团队决定走非叠氮法路线——一条前人从未实现过产业化的工艺路线。

非叠氮法总共有13步化学反应,而且必须一步到底,只有完成前一步合成才能进行下一步。按常规做法,在实验室全部走通,没几个月的时间是完不成的。

可是,朱阳苦干加巧干,仅用11天就走通了全部路线。紧接着,他又投身到中试放大和产业化的研究中去,在中试车间和位于市郊的生产车间来回奔波,频繁试验,优化工艺。终于,在最短的时间内国产“达菲”——“奥尔菲”诞生了。

近年来,抗体偶联药物由于其强大的抗肿瘤作用被誉为癌症治疗导弹,系生物医药热点领域,上海医药立项开发的DM1偶联抗体药物,其中小分子化合物DM1好比导弹的弹头,但由于其毒性大,合成条件苛刻,给研发人员带来挑战。朱阳带领团队勇挑重担,成功运用先进的方法,完成了起始原料的系统研究和质量控制,避免了异构体和杂质的产生,实现了DM1从毫克级成品制备到数十克级稳定批量化制备。2018年朱阳及其团队参与研发的两个抗体偶联药物取得两个临床批文,为上海医药打造高附加值、高技术含量的新药产业链立下了汗马功劳。


© 2014 - 2018 上海药师网 版权所有。 技术支持: 上海你福软件有限公司
沪ICP备09045738号